那些職場中的話 - 女孩子的樣子
大學畢業後,我開始了人生在台灣的第一份正職工作,我們部門裡年齡分布不均,七成為四十五歲以上的中年前輩,因此在許多工作觀念上,有著無形的斷層。
第一天加入公司時,便有感辦公室的氣氛不太活潑,這個部門有個特殊現象,主管階層多來自歐洲,專案經理及工程師大多是台灣人,大約是語言隔閡的問題,兩派人除了偶爾講講公事,幾乎沒有太多交集。我們幾個二十多歲,可用英語溝通的年輕人,因而成了兩邊主要的溝通橋樑,大概又因為我是女孩子,年長的工程師們戒心較低,很多事情希望能藉由我反應給主管知道,同時,因為能夠協助外籍主管們,降低語言瓶頸執行事務而得信任,日久漸成了眾人的眼光所在。
同事中有一位四十七、八歲的男性前輩,性格滑溜,時常話中有話,亦常抱怨不得主管青睞。一天,我們坐在會議桌上一起校對設計數據,他慢條斯理,頭也不抬地對我說道:「你進來也幾個月了,其實做事的形象也差不多定型了,大家都有看到了。」
聽完我揣度著他的意思,從他的語氣聽來,好似我的態度只是做給別人看的。只聽聞他接著說:「不過齁,女孩子不用太認真啦,再怎麼樣都是要嫁人的。自己把條件弄好,找個好男人嫁了,之後每天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就夠了。」
我停下筆抬起頭來,發現他頭仍是低著,將握在手裡的筆冷硬地劃過計算紙,像是要把紙給割開似的。一抹微笑貼上了我的嘴:「嫁人?嫁人就不用上班工作了嗎?」我客氣又帶點笑聲地回問。
「哎喲,你要聽我的勸。」他終於拾起雙眼,展現慈善的大愛態度:「女孩子嫁了人,伺候好先生,照顧好小孩,賺錢是男人的事,在家裡好好享福,這就是女孩子該有的樣子,不用這麼辛苦啦!」
我聽完心裡質疑著,難道我學習知識,提升與充實自我只是為了把條件弄好,然後找個條件相當的男人嫁了?除了他之外,父輩的親朋好友,男朋友的爸媽,都說過類似的話,這類的言辭,似乎理所當然的瀰漫在我們的社會當中,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,一時語塞,腦海中竟組織不出有效的辭令反擊,只覺一股慍火,從心中潑散開來。
當時的我體認不出憤怒何來,心中只覺不平,想試著在腦海的畫布裡,描繪出職場女人的模樣,這裡一撇,那裡一筆……我描了再畫,畫了再描,卻呈現不出寫實派的風格,最後東一塊、西一塊,成了個抽象派,以為自己富有意含地表達了心中所想,經過普遍的鑑賞後評價卻是個四不像。是的,一個重視職場而重心不在家庭的女人,在我們社會的多人眼裡是個不像樣。
這段話直至今日仍縈繞在我腦海裡,我不禁自問,是否這是儒家文化中普世的價值觀,亦或只是這位中年男性——這位有著兩位女兒的男性——的個人觀念,不論如何,我依然是我,也許有人會往我身上貼標籤,也許有人會認同我勇敢追尋所求。這是十年前的事了,我相信台灣社會正踏著穩健的腳步地在建構兩性觀念,也由衷希望改變成真的到來。
》延伸閱讀:那些職場中的話 - 菜鳥耳根不清淨
第一天加入公司時,便有感辦公室的氣氛不太活潑,這個部門有個特殊現象,主管階層多來自歐洲,專案經理及工程師大多是台灣人,大約是語言隔閡的問題,兩派人除了偶爾講講公事,幾乎沒有太多交集。我們幾個二十多歲,可用英語溝通的年輕人,因而成了兩邊主要的溝通橋樑,大概又因為我是女孩子,年長的工程師們戒心較低,很多事情希望能藉由我反應給主管知道,同時,因為能夠協助外籍主管們,降低語言瓶頸執行事務而得信任,日久漸成了眾人的眼光所在。
同事中有一位四十七、八歲的男性前輩,性格滑溜,時常話中有話,亦常抱怨不得主管青睞。一天,我們坐在會議桌上一起校對設計數據,他慢條斯理,頭也不抬地對我說道:「你進來也幾個月了,其實做事的形象也差不多定型了,大家都有看到了。」
聽完我揣度著他的意思,從他的語氣聽來,好似我的態度只是做給別人看的。只聽聞他接著說:「不過齁,女孩子不用太認真啦,再怎麼樣都是要嫁人的。自己把條件弄好,找個好男人嫁了,之後每天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就夠了。」
我停下筆抬起頭來,發現他頭仍是低著,將握在手裡的筆冷硬地劃過計算紙,像是要把紙給割開似的。一抹微笑貼上了我的嘴:「嫁人?嫁人就不用上班工作了嗎?」我客氣又帶點笑聲地回問。
「哎喲,你要聽我的勸。」他終於拾起雙眼,展現慈善的大愛態度:「女孩子嫁了人,伺候好先生,照顧好小孩,賺錢是男人的事,在家裡好好享福,這就是女孩子該有的樣子,不用這麼辛苦啦!」
我聽完心裡質疑著,難道我學習知識,提升與充實自我只是為了把條件弄好,然後找個條件相當的男人嫁了?除了他之外,父輩的親朋好友,男朋友的爸媽,都說過類似的話,這類的言辭,似乎理所當然的瀰漫在我們的社會當中,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,一時語塞,腦海中竟組織不出有效的辭令反擊,只覺一股慍火,從心中潑散開來。
當時的我體認不出憤怒何來,心中只覺不平,想試著在腦海的畫布裡,描繪出職場女人的模樣,這裡一撇,那裡一筆……我描了再畫,畫了再描,卻呈現不出寫實派的風格,最後東一塊、西一塊,成了個抽象派,以為自己富有意含地表達了心中所想,經過普遍的鑑賞後評價卻是個四不像。是的,一個重視職場而重心不在家庭的女人,在我們社會的多人眼裡是個不像樣。
這段話直至今日仍縈繞在我腦海裡,我不禁自問,是否這是儒家文化中普世的價值觀,亦或只是這位中年男性——這位有著兩位女兒的男性——的個人觀念,不論如何,我依然是我,也許有人會往我身上貼標籤,也許有人會認同我勇敢追尋所求。這是十年前的事了,我相信台灣社會正踏著穩健的腳步地在建構兩性觀念,也由衷希望改變成真的到來。
》延伸閱讀:那些職場中的話 - 菜鳥耳根不清淨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