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有所好,不因為我是女生或男生

一位好友在高中時,曾經對我下了如此的評論:「大家愛說她是女王,但其實她很沒形象,前一秒很有威嚴的主持事務,下一秒突然花癡少女心爆發,喜歡玩男生愛玩的那種打打殺殺的電動,結果最喜歡的顏色是粉紅色,完全無法只用幾個字形容這個人。」

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一直在自己的興趣愛好裡反覆的掙扎,朋友看著覺得我很奇怪,親戚長輩和同輩也偶爾打趣著在他們眼裡的,我的怪異。小時候我最喜歡的節目,不是當紅的美少女戰士,而是金剛戰士,每個週末就跟著哥哥們守在電視機前,一次又一次地期待戰士們變身作戰。

那時最渴望擁有的玩具,是金剛戰士的全組機器人,但親戚們聽了只笑答:「女孩子玩那種東西做什麼。」

我心裡每每羨慕收到機器人做為過節禮物的哥哥們,看著手中收到的芭比娃娃或者絨布娃娃,為了禮貌遵守父母的教導,乖巧地向長輩們答謝,回家後,娃娃不是成了擺設,就是放在櫃子裡陳舊。每個學期結束,若成績良好,父母會給予一筆額外零用錢,讓我當作基金為自己買獎品,在玩具店內時,看著那一大櫥粉色系列的玩具發呆,最後依然掉頭買了樂高,再到親戚家向哥哥們炫耀。

在一群孩子裡,尤其是童言童語的年紀,這樣的偏好還不算太突兀,長輩偶爾說笑著這女孩真不像個女孩,應該長大點就會好了。懵懂的我只覺得奇怪,什麼叫做「長大就會好了」,難道我現在不好嗎?哪裡不好了?我該怎麼做才是「好」呢?

進入青春期後,只要女生朋友們聊起編髮、穿著或化妝等主題時,我幾乎沒有插話的餘地,大家知道跟我提這些事只會話不投機。原本擔心是不是自己不合群,怎麼都接不上話,但當隔壁桌男生聊起某某電玩時,我突然雙眼發亮,湊到一旁加入話題。我漸漸對自己產生懷疑,自己真的不像個女生,會不會內心是個男生?

不斷的自問讓我為自己的性向感到困惑,直到發現自己第一次的暗戀對象是男性後,才發覺自己就是個平凡的女生,又或者,到底什麼是男生,什麼是女生?就心理層面而言,有一言斷定的方式嗎?

記得中學時,有一次跟幾個學妹們聊天,她們不自覺將我的雙手觀詳了一番:
「蛤學姐,妳沒有修指甲或做指甲花樣喔?」
「哈哈,她很不注重外表啦!」
「這樣會沒有人追喔!」
當我一副無所謂,說自己沒買過指甲油時,大家投以不可置信的眼神。

又有一次,趁著放學後到補習班的空檔,到了文具店,看著架上那閃閃散發金光的遊戲攻略本,洋洋得意地想著錢包裡的儲蓄,出手取下,如同打敗魔王時興奮地微顫,帥氣轉身結賬準備離開,身邊迎來一群學姐,看到我手上的攻略本,驚訝笑道:

「蛤,妳怎麼買這個?這本書是什麼啊?」我向學姐簡單解釋了其為何物,學姐們更吃驚。
「真有錢耶妳!我們根本不會買這些東西……」

我略覺尷尬,只得指了指她們手上的指彩和雜誌笑答:「可、可是學姐,我也不買那些東西啊。」而學姐們聽完的表情,就好像看到外星人一樣。如此地,自進入青春期直到大學畢業初入社會,不清楚已經經過多少次,不論是朋友的詫異,或是其他長輩甚至男友母親的評論。

「妳都不上美容院的喔?要養成習慣去做個臉啦!」
「多久去剪一次頭髮啊?可以試試去染燙啊?」
「有試個這個顏色的指甲嗎?嗯妳說妳沒塗過指甲油?!」
「為什麼妳到現在都還在穿板鞋啊?很沒女人味耶!」

Photo by Larm Rmah on Unsplash

其實我並不是不愛漂亮,我也希望自己美美的,能夠吸引異性的眼光,只是在休息時間,當修飾外表和開團對戰兩個選項落到我眼前時,我的天性絕大多時候讓我選擇後者,我與朋友在這個世界裡,有個虛擬的冒險和成就,讓我們可以一同自在任性,短暫不必憂思現實。

我也不是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,既然大眾認為有妝扮的必要性,我也好幾次用心在網路上學習相關事項,也試過改變穿著風格和上妝出門,結果反而引來更多奇怪的反應。

「幹嘛化妝!原來你會化妝喔!」
「天啊,我都快不認識你了。」

原本就對外表不夠自信的我,在經過努力卻接受到類似負面的反應或著奇異的眼光後,反而更加的不自在,對於妝扮自己這件事,與其說是抗拒不如說是畏懼。外表的難題就如此這般地困擾著我,日日載浮載沉,逃避在鏡中的自己。

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社會洗禮,即使現在三十幾歲了,樂高、機器人與電玩等依然是我的休閒娛樂,衣著妝扮也還是我的弱項,不過我深刻認識到一點,我是我,不管我是女性或是男性,我有自己的愛好,我為自己而存,不是為世俗對女性無謂的定義而活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於身體 - 潛意識的焦慮與創傷

那些從六人行學到的事 - 莫妮卡與錢德

我害怕成為小王子裡那些對數字著迷的大人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