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的那個他 - 心靈的距離
現在是德國晚上九點,台灣凌晨三點,啜飲了比利時BRUNE出產的Val-Dieu,甘苦又酸澀的滋味,提拎我走入時間隧道,青春的愛戀回憶,恰如口中正在蔓延的芳醇。
那是大學的一段青澀,多數的新生剛從高中男女校畢業,對異性充滿了旺盛的好奇心,任何一字一句都能觸動心田,不經意的碰觸,雙頰便緋紅而掩飾不住羞澀。那是人生極好的階段,從高中繁重的學業解脫,真正開始了自我探索;那也是人生極純的階段,你來我往,沒有過多的猜忌與算計。
撇除青少年間不切實際的戀愛幻想,我的第一段戀情便是在大學開始,在工學院一大群男孩子裡,女孩子任何芝麻蒜皮的事,都能引起風吹草動。因此當我們公開關係後,總是離不開眾人的焦點,在多數人的眼裡,我們相貌調合,性格愛好相近,又是朋友中口裡所謂的「主流人物」,他們相信,我們的感情終能開花結果,大家熱情地,期待我們有朝一日舉行婚禮,而他們作為我們戀情始終的見證人,都能成為座上賓。我自己也深深相信,生命中的第一位男孩,會是我人生中的那一位,陪伴我成長,一起成家,一起終老。
大學時期的我,其實認識自己不深,我將他視為最重要的人,凡事以他為先決考量,為免磋跎歲月,兩人以他的前程來規劃藍圖,以便有個目標一起向前。恰滿二十歲的年紀,由於他成績頗佳,又得教授青眼,我們決定未來一起到美國深造,為移民努力。
然而在讀書的過程,我發覺自己對研究或者學問並沒有鑽研的興趣,相較之下,我更熱衷於社團活動。在社團裡,我擔任幹部,多次擔任大型活動的主辦人,即使壓力不小,我仍享受著承擔責任,陶醉在調派事務與協調夥伴之間的矛盾,而這些在普世價值的眼裡,不過是個「書讀不好的」、「愛玩的大學生」。
我被當過一些科目,甚至有一兩科是到三修才過關,當時引以為恥,相較學業優秀的他,恨不得找個地洞鑽,如此更加深自己對他的崇拜感。但我依然是我,我改不了翹課去辦活動的習慣,因為課外活動帶給我的成就感,遠比考卷上冷冰冰的紅色數字來的高,那是一種不可量化的喜悅。我沉浸在同伴們因為活動的成功而不吝給我的肯定,也珍惜著搞砸任務時,同伴的互相勉勵及批評指教。於我而言,這些東西無法在如磚塊厚重的書本習得,這是真實的人生,有血有肉,這是真實的大學社會,錯過了也許再也沒機會去經歷。
所幸我的父母並不要求成績,在沒讀過大學的他們眼裡,台大已經夠好了,只要不被退學,他們鼓勵我多交朋友,多體驗大學生活。然而我的心靈與他漸行漸遠,在大家的眼裡,他是個品學兼優又多才多藝的好學生,而我是個令人信服但成績低空的活動常客。由於成績的落差使得我在他面前自卑,總覺得自己比不上他,因此更醉心於活動,只有在統籌規劃活動的我,能夠讓自己心理感到滿足,就像上了癮似的,好像只有這個時候,我才是我。
於是我漸漸體會到我們心靈上的距離,他努力的讀書,偶爾參加系上那些大家眼中「很酷」的活動,搏得了一些名聲,除了為自己驕傲外,很大程度亦是表現給他的父母,他希望未來能夠在社會舉足輕重,以便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,他希望太太賢能,出得了廳堂,進得了廚房。我極進所能地投其喜好,也投其父母喜好,在他父母面前,將自己主辦活動時的決斷與強勢收起,盡力表現唯諾端莊,試圖取信其父母,我將是個賢淑媳婦的人選。
為了討好,我跟他說,如果我們其中一人必須因為家庭而放棄對職涯的理想,我願意那個人是我。他欣喜若狂,安慰地對我笑著,認為我是個願意為他奉獻的人。他笑了,我也笑了,心裡帶著酸苦,恰如比利時的Val-Dieu,我卻不知道這個滋味何來。
事實上,我並不開心,這不是我。
那時我所「猜測」的我,應當是勇於嘗試,不守傳統,不畏挑戰,即使再艱難,跌跌撞撞也要完成目標。這些是我從「課外事務中的自己」所認識的我,那個自己,讓我嘗盡了許多辛苦,也讓我體會了許多苦盡後帶來的滿足。我猜想,如果這個自己能夠成為職場女性,應該能有一番作為。我腦海裡的聲音,不斷的迴轉:「你是有能力,有手腕的,不會只在相夫教子的日常裡感到滿足的!」
接著我陷入極大的痛苦,與他的關係也開始了許多矛盾,當他與研究室的同學,或者教授有所爭執時,我試著給他意見,因為在我眼裡,那些矛盾只需一些溝通便可化解,而達到到雙贏的局面。然而他不懂我的見解,非要等到事情惡化,才回過頭稱讚我有先知能力。我並非有預知的能力,只是本能及經驗使得我能夠判斷事情的發展。我責怪他不聽勸,他也不懂我的杞人憂天。
在一段很長,很長的時間裡,我似乎迷失了自我,心知肚明我是個什麼樣的人,卻扮演著別人期盼我應當的角色,而那些別人,是我當時心愛之人,以及他的父母。
「我根本申請不上美國名校啊!」時常,我無力地看著成績單,試圖叫醒自己,想著一起去美國的藍圖,其實根本達不到。但我叫不醒自己,一次又一次面對現實的挫敗,將我轉化成一個善妒又易怒的人。
無數的,沒意義的爭吵,我還是找不到自己,不知道究竟自己要的是什麼。
有一日,參加了一個安排給有意出國留學的學生論壇,邀請了三四位美國名校的教授演講。其中有兩位是華人女性,看著他們在台上磅礡的演講,細數自己人生中的成就,我傾羨著她們的視野,納悶著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像她們一樣。在Q&A時間,我也試著提起勇氣發問,正當躊躇時,一位學姐舉了手:
「請問教授,妳們都已經算是成功人士,妳們是如何平衡職場與家庭之間的矛盾呢?我覺得不管了選擇哪一邊,多少都得犧牲另一邊,妳們是如何取得家庭,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呢?」
兩位教授的唇邊浮起了笑容:「這位同學問的問題很特別,但我相信在座許多女同學一定也有類似的問題。」接著她們的回答,是啟動我人生轉變的第一個開關:
「在職場中成功的女性,的確很難同時照顧到家庭。因此妳需要的,是一個能認識並理解妳人格特質的另一半。另一半的支持很重要,因為他必須在妳闖事業時,做為妳家庭方面的後盾。也許這在台灣很難想像,所以我只能建議妳,去尋找一位尊重並認同妳個人特質,而且能為你照顧家庭的先生……」
學姐看著有點懵懂,教授溫暖地笑著:「有點難懂對不對?簡而言之,找個……好先生!」
茫茫聽眾,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點,這番言談卻如雷貫耳,雖然當時沒有完全聽懂,但一字一句皆烙印在我腦海,揮之不去。我轉頭看了看他,他跟著拍了拍手,應該也沒真的聽懂,笑問著我:「我真幸運,妳應該是願意照顧家庭的那一種,對吧?」我默然,對著他深深一笑,心裡起了別的漣漪。
現在是星期日,德國晚上十一點,台灣星期一,已是凌晨五點,令人煩悶的星期一早晨,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一週。喝完這杯啤酒,微醺的我完成了這份告白,這是我最初的思想重建。
》延伸閱讀:德國留學 - 源與緣
那是大學的一段青澀,多數的新生剛從高中男女校畢業,對異性充滿了旺盛的好奇心,任何一字一句都能觸動心田,不經意的碰觸,雙頰便緋紅而掩飾不住羞澀。那是人生極好的階段,從高中繁重的學業解脫,真正開始了自我探索;那也是人生極純的階段,你來我往,沒有過多的猜忌與算計。
撇除青少年間不切實際的戀愛幻想,我的第一段戀情便是在大學開始,在工學院一大群男孩子裡,女孩子任何芝麻蒜皮的事,都能引起風吹草動。因此當我們公開關係後,總是離不開眾人的焦點,在多數人的眼裡,我們相貌調合,性格愛好相近,又是朋友中口裡所謂的「主流人物」,他們相信,我們的感情終能開花結果,大家熱情地,期待我們有朝一日舉行婚禮,而他們作為我們戀情始終的見證人,都能成為座上賓。我自己也深深相信,生命中的第一位男孩,會是我人生中的那一位,陪伴我成長,一起成家,一起終老。
大學時期的我,其實認識自己不深,我將他視為最重要的人,凡事以他為先決考量,為免磋跎歲月,兩人以他的前程來規劃藍圖,以便有個目標一起向前。恰滿二十歲的年紀,由於他成績頗佳,又得教授青眼,我們決定未來一起到美國深造,為移民努力。
然而在讀書的過程,我發覺自己對研究或者學問並沒有鑽研的興趣,相較之下,我更熱衷於社團活動。在社團裡,我擔任幹部,多次擔任大型活動的主辦人,即使壓力不小,我仍享受著承擔責任,陶醉在調派事務與協調夥伴之間的矛盾,而這些在普世價值的眼裡,不過是個「書讀不好的」、「愛玩的大學生」。
我被當過一些科目,甚至有一兩科是到三修才過關,當時引以為恥,相較學業優秀的他,恨不得找個地洞鑽,如此更加深自己對他的崇拜感。但我依然是我,我改不了翹課去辦活動的習慣,因為課外活動帶給我的成就感,遠比考卷上冷冰冰的紅色數字來的高,那是一種不可量化的喜悅。我沉浸在同伴們因為活動的成功而不吝給我的肯定,也珍惜著搞砸任務時,同伴的互相勉勵及批評指教。於我而言,這些東西無法在如磚塊厚重的書本習得,這是真實的人生,有血有肉,這是真實的大學社會,錯過了也許再也沒機會去經歷。
所幸我的父母並不要求成績,在沒讀過大學的他們眼裡,台大已經夠好了,只要不被退學,他們鼓勵我多交朋友,多體驗大學生活。然而我的心靈與他漸行漸遠,在大家的眼裡,他是個品學兼優又多才多藝的好學生,而我是個令人信服但成績低空的活動常客。由於成績的落差使得我在他面前自卑,總覺得自己比不上他,因此更醉心於活動,只有在統籌規劃活動的我,能夠讓自己心理感到滿足,就像上了癮似的,好像只有這個時候,我才是我。
於是我漸漸體會到我們心靈上的距離,他努力的讀書,偶爾參加系上那些大家眼中「很酷」的活動,搏得了一些名聲,除了為自己驕傲外,很大程度亦是表現給他的父母,他希望未來能夠在社會舉足輕重,以便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,他希望太太賢能,出得了廳堂,進得了廚房。我極進所能地投其喜好,也投其父母喜好,在他父母面前,將自己主辦活動時的決斷與強勢收起,盡力表現唯諾端莊,試圖取信其父母,我將是個賢淑媳婦的人選。
為了討好,我跟他說,如果我們其中一人必須因為家庭而放棄對職涯的理想,我願意那個人是我。他欣喜若狂,安慰地對我笑著,認為我是個願意為他奉獻的人。他笑了,我也笑了,心裡帶著酸苦,恰如比利時的Val-Dieu,我卻不知道這個滋味何來。
事實上,我並不開心,這不是我。
那時我所「猜測」的我,應當是勇於嘗試,不守傳統,不畏挑戰,即使再艱難,跌跌撞撞也要完成目標。這些是我從「課外事務中的自己」所認識的我,那個自己,讓我嘗盡了許多辛苦,也讓我體會了許多苦盡後帶來的滿足。我猜想,如果這個自己能夠成為職場女性,應該能有一番作為。我腦海裡的聲音,不斷的迴轉:「你是有能力,有手腕的,不會只在相夫教子的日常裡感到滿足的!」
接著我陷入極大的痛苦,與他的關係也開始了許多矛盾,當他與研究室的同學,或者教授有所爭執時,我試著給他意見,因為在我眼裡,那些矛盾只需一些溝通便可化解,而達到到雙贏的局面。然而他不懂我的見解,非要等到事情惡化,才回過頭稱讚我有先知能力。我並非有預知的能力,只是本能及經驗使得我能夠判斷事情的發展。我責怪他不聽勸,他也不懂我的杞人憂天。
在一段很長,很長的時間裡,我似乎迷失了自我,心知肚明我是個什麼樣的人,卻扮演著別人期盼我應當的角色,而那些別人,是我當時心愛之人,以及他的父母。
「我根本申請不上美國名校啊!」時常,我無力地看著成績單,試圖叫醒自己,想著一起去美國的藍圖,其實根本達不到。但我叫不醒自己,一次又一次面對現實的挫敗,將我轉化成一個善妒又易怒的人。
無數的,沒意義的爭吵,我還是找不到自己,不知道究竟自己要的是什麼。
有一日,參加了一個安排給有意出國留學的學生論壇,邀請了三四位美國名校的教授演講。其中有兩位是華人女性,看著他們在台上磅礡的演講,細數自己人生中的成就,我傾羨著她們的視野,納悶著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像她們一樣。在Q&A時間,我也試著提起勇氣發問,正當躊躇時,一位學姐舉了手:
「請問教授,妳們都已經算是成功人士,妳們是如何平衡職場與家庭之間的矛盾呢?我覺得不管了選擇哪一邊,多少都得犧牲另一邊,妳們是如何取得家庭,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呢?」
兩位教授的唇邊浮起了笑容:「這位同學問的問題很特別,但我相信在座許多女同學一定也有類似的問題。」接著她們的回答,是啟動我人生轉變的第一個開關:
「在職場中成功的女性,的確很難同時照顧到家庭。因此妳需要的,是一個能認識並理解妳人格特質的另一半。另一半的支持很重要,因為他必須在妳闖事業時,做為妳家庭方面的後盾。也許這在台灣很難想像,所以我只能建議妳,去尋找一位尊重並認同妳個人特質,而且能為你照顧家庭的先生……」
學姐看著有點懵懂,教授溫暖地笑著:「有點難懂對不對?簡而言之,找個……好先生!」
茫茫聽眾,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點,這番言談卻如雷貫耳,雖然當時沒有完全聽懂,但一字一句皆烙印在我腦海,揮之不去。我轉頭看了看他,他跟著拍了拍手,應該也沒真的聽懂,笑問著我:「我真幸運,妳應該是願意照顧家庭的那一種,對吧?」我默然,對著他深深一笑,心裡起了別的漣漪。
現在是星期日,德國晚上十一點,台灣星期一,已是凌晨五點,令人煩悶的星期一早晨,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一週。喝完這杯啤酒,微醺的我完成了這份告白,這是我最初的思想重建。
》延伸閱讀:德國留學 - 源與緣
留言
張貼留言